住房公积金查询网,为您提供 公积金、医疗、养老等一站式 社会保险查询服务,全国统一住房公积金查询电话: 12329

社保帮助

首页 > 社保帮助 > 公积金 > 其它指南 > 文章阅读

“住房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的隐忧

社保话题:其它指南 点击:302 来源:上海百姓信息网日期:2016-07-27 【字号:

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汪丽娜认为,越是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家庭,越难提取公积金,“公积金只能长期闲置在账户里,等待老了退休后提取”。公积金使用范围狭窄,几乎演变为养老金,有“劫贫济富”的嫌疑,她呼吁住房公积金制度应尽快改革,不要有违初衷。接下来,社保网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解下,当“住房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的隐忧。

“住房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的隐忧

 

“住房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的隐忧详情

“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和前段时间一些城市出现的公积金贷款“钱荒”现象形成对比。小编觉得,公积金制度确实存在一些问题,不过,其中也有很多是房地产市场、收入分配、社会保障等宏大问题的缩影,实在是公积金制度所不能承受之重,若想化解,还需从顶层设计角度全面深化改革。

公积金制度的问题之一是收益偏低,涉嫌“劫贫济富”。公积金的设计初衷是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,具有互助资金的性质,但在现实中,往往只有买房才能提取,对于那些无力购房者而言,公积金只能停留在账面,又由于公积金存款利率很低,跑不赢通胀,最终的结果就是,公积金没有完全实现“互助”,而主要是无力购房者“帮助”有能力购房者,为其提供低息贷款,并坐视自己的公积金账户日渐缩水。

问题之二是提取不便,成为沉睡资产。尽管相关制度规定,公积金可以用于租房、大修、翻建等,但手续繁杂、条件苛刻。租房提取公积金,需要房屋合同及房租完税发票,但因为租房市场的火爆,房东会将相关税费转嫁,又增加了租房者的负担。而如果用于大修、翻建自住房屋,则要提供所属房管或物业部门的大修证明和产权证明、购买材料的明细发票或分摊到个人的费用发票等,一般人难以凑齐。很多人为了提取公积金使出浑身解数,甚至还催生出公积金代取的地下产业,并要收取不菲的代办费和手续费。

“住房公积金熬成养老金”的隐忧详情

 

住房公积金制度问题多多,化解起来也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,因为相关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一定合理性,贸然改变有可能顾此失彼。比如公积金存款利率低,实际上与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是一种对应。众所周知,买房时,公积金贷款与商业贷款,利息相差不少,公积金贷款和存款双双实行低利率,正体现了互助性。如果公积金存款利率提高,那么贷款利率自然也要提高,公积金制度就失去了意义。关于公积金提取门槛问题,实际上,公积金制度的本意就是要专款专用。我国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》明确规定:“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、建造、翻建、大修自住住房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。”如果日常消费、买车甚至买奢侈品都可以用公积金,那么同样也使公积金制度失去意义。而且,如果取消公积金提取门槛,也等于承认了那些非法中介开展的公积金套现业务的正当性。

化解公积金制度中的一些问题,恐怕不能仅靠修改《公积金管理条例》,更多的还是“功夫在诗外”,需要顶层设计,需要深化改革。

公积金为何会闲置沉淀甚至贬值、以至于没有完全实现“改善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条件”的初衷?这是因为中低收入群体本身就买不起房,交不了首付,也就动用不了公积金。而买不起房的原因显然是房价高,解决这一问题,还是要期待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出台和发挥作用。

公积金制度为何会出现“劫贫济富”现象?这是因为各单位公积金缴存数额相差很大,有的垄断国企员工能达到数千元,而一些蓝领工人则不过百元。此外,能否买房,不仅取决于公积金,更取决于家庭整体收入,由于收入差距本身就很大,自然是有人能用公积金贷款买多套房,而有人一套房也买不起。化解这一问题,显然还是要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。

至于有些低收入群众无法用公积金来改善日常生活,这恐怕更不是公积金制度本身的问题,且不说对于重大疾病情况下提取公积金已有制度安排,实际上,对于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以及患病等问题,靠公积金来救济本身就是杯水车薪,这涉及社会保障等深层次问题。

最近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说,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、就业不充分、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,政府必须“补好位”。实际上,面临住房困难的这部分群众往往也会面临生活各方面的困难,这显然不能只靠公积金的那点钱来接济,而且这部分群众本身也没有多少公积金,关键还是政府要把社会保障这张网编织得更密,让社会政策真正“托住底”。